不能够向孩子正确解释孩子当下的情绪情感
家长与孩子沟通过程无法做到共情的原因是家长不能够向孩子正确解释孩子当下的情绪情感为什么会发生,或者认为没必要去解释。因为大部分家长会认为孩子自身的不良习惯或行为是需要被教育和纠正,所以当他们在面对孩子的负性情绪,通常会使用说教和惩罚的方式处理。
能够向孩子正确的解释他们的情绪情感,这是亲子互动时成功运用共情技巧的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因为孩子们所处的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还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其实连他们自己都搞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绪,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敏感不仅让他们听不进家长们的说教,反而引发他们的叛逆和抗拒,将亲子互动引入僵持状态。此时具有共情能力的家长会向孩子描述和表达自己对于孩子不良习惯和情绪的内心真实感受,并以温暖和尊重的方式向孩子解释他们产生这些情绪感受的原因是什么,帮助孩子对自已的情绪和行为进行一个梳理,并认识到自已的问题,等待未来的某一时刻,他们可以自已找出解决的方法,并作出自已的选择。当父母用真诚而温暖的方式告诉孩子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情绪和想法时,就是帮助孩子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慢慢认识自己当下的情绪状况,引导孩子逐渐学会去控制自己的情绪,为他们今后良好的人际交往打下基础。
家长们自已的情感的卷入
很多家长都有过孩子差点走丢的经历吧,如果你没有,那就让我们设想一下,当你带孩子去游乐场玩、去逛街、去公园、或者去旅游,因为家长的疏忽或者孩子顽皮乱跑而走丢了,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焦急寻找之后,警察通知你孩子被找到了。请问你见到孩子的那一瞬间,你对孩子说的第一句话会是什么?通常我们家长常见的第一反应会说:“你跑哪去了?”这是质问和责怪,“不是告诉你不要乱跑吗?”这也是责怪,有的家长干脆上去啪啪给孩子两嘴巴,那只是发泄自已的愤怒,还有一些家长会抱着孩子痛哭,什么也话也说不出来,这是自己悲伤情绪的一种宣泄。以上这些做法都没有做到与孩子共情。此时真正做到共情的家长,是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他的情绪:他丢了大半天,他的情绪状态是什么呢?一定有恐惧,害怕、焦虑,那么我们首先要安抚孩子的恐惧和焦虑,告诉他,你也一直在找他,给他一个拥抱,告诉他别怕,这才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的共情,而不是将自已的感情卷入其中。
虚假共情的陷阱
家长对这个说法可能会提出异议,我对孩子的爱是真实的,怎么可能会虚假呢?我们来举个例子吧。年轻的爸爸妈妈都会遇到这样的经验:孩子经常稍不高兴就会以哭闹表达自己或者求关注。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通常是:这熊孩子又开始闹情绪了,此时你们一定想让孩子快点停止哭闹,很多家长会根据育儿专家或育儿书籍中介绍的方法与孩子共情,比如:尝试肢体的安慰,拥抱他,认同孩子的情绪,对孩子说“宝贝生气啦,妈妈知道你不开心……”结果孩子非但不理他们,反而哭得更大声了。这是为什么?家长们明明已经按照专业的共情流程做了全套,但孩子反而哭得更大声了。那是因为家长们虽然嘴上在共情,但心底却想着孩子快别哭了,想着如何尽快搞定这个熊孩子,那这就是虚假共情。要知道孩子有着天然的觉察力,他们能感受到家长们的带有目的和杂念的共情,并没有真正了解他们当下的情绪感受,他们期待的是与父母真正的情感链接。
缺乏耐心的共情
我们说共情并非是一个单纯的沟通技巧,它必须是源自于你对孩子真实且无私的爱。有些家长在与孩子交流时,他们看到了孩子行为背后的情绪,也能够理解和接纳孩子的这份情绪,但仍然发现自已与孩子的共情始终不奏效,其实并非父母没有共情能力,也不是共情的方法出了问题,我们说共情的过程是需要在情景发生的当下重复多次之后,孩子才会渐渐平复,它需要家长给予孩子更多的耐心,很多时候家长们只是尝试了一次、两次后,觉得孩子没有反应就放弃了与孩子继续共情,这是非常可惜的。
在成长中的孩子,他们情感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尚不完善,他们经常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但是不论这种情绪是开心的、难过的、生气的还是恐惧的,只要你无条件的接纳他们的任何一种情绪,孩子的内心就会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当一个孩子感受到来自成年人世界充分尊重的时候,也就是他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心智自觉开启的时候,他们会将从自已家庭中得到的尊重的感受扩展到对他人,乃至对整个周围世界做到最大限度的认同和接纳,而这些认同和接纳才是一个健全人格形成的关键因素。当然能与孩子做到共情,需要家长能够去切身的体会他们的需要和苦恼,也要求家长必须拥有平和、积极和稳定的情绪状态,才能用恰当方式给予孩子支持和帮助。所以共情是需要家长有足够耐心的,这是一个长期学习和练习的过程。
共情基础是家长给予孩子无私的爱,而爱也是最深层次的共情,带着爱的共情与孩子链接,让您的孩子更爱您。